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明德工作室 >> 情感天地 >> 正文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恩格斯则明确指出“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那如何理解恩格斯的这句话,如何理解道德的阶级性?道德只具有阶级性,没有共同性吗?只有全面理解道德的阶级性内涵,才能更好把握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
马克思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因此,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道德是服务于不同的阶级利益的,正如恩格斯所说,“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因此,对统治阶级而言,谦卑、忍耐、服从就是他们所宣扬的崇高道德原则,这是为了压迫被统治阶级,而对被统治阶级而言,为了反抗压迫,则更向往自由、平等的道德情操;男尊女卑、君君臣臣的道德宣教维护的是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在今天这样的观念早已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就像马克思指出的,“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的生活方式来决定的。共和党人的良心不同于保皇党人的良心,有产者的良心不同于无产者的良心”,因此恩格斯在《反杜林论》这篇文章中指出,“一切已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而社会直到现在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这即是道德的阶级性。
但道德的阶级性并不排斥道德的共同性。共同的历史条件、共同的公共社会关系,就会产生社会的共同利益,也会形成适合于一定时代、不同阶级的共同的道德,比如,善良、正直、诚实,这些道德可以称为共同的道德。对此,恩格斯曾论述道,“现代社会的三个阶级即封建贵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各有自己的特殊的道德,那么我们由此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结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但是在上述三种道德论中还是有一些对所有这三者来说都是共同的东西——这不至少就是一成不变的道德的一部分吗?——这三种道德论代表同一历史发展的三个不同阶段,所以有共同的历史背景,正因为这样,就必然有许多共同之处。不仅如此,对同样的或差不多同样的经济发展阶段来说,道德论必然是或多或少地互相一致的。”因此,理解道德的阶级性要联系道德的共同性来理解,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理解道德的内涵,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道德的共同性并不是绝对的等同,不同阶级虽然都承认它,但必然都是从各自阶级立场、阶级利益出发来对它进行理解的。比如同样是善良、正直,奴隶主、封建主和资本家的善良、正直,始终是离不开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因此是狭隘的、不彻底的,只有社会主义道德才是为人民利益服务的,体现了先进性和人人民性的统一。
作者:徐玉明
来源:雷火竞技官网岑怡坤 赵怀阳
责编:毛雪婷 牛骅
校对:高华
(本文由明德工作室原创,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